2012年7月25日星期三

解放军报刊文谈信仰: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啥”

核心提示:日前,解放军报刊文谈信仰称,越是攻坚克难之时,越要与党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坚决听从党的指挥,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忠诚于组织、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不但要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啥",还要做到"党不叫干啥就不干啥"。

信仰,是一种伟大的目标和崇高的人生向往,是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持有和选择。英国19世纪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信仰的力量》一书中写道:"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立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信仰是党员干部执政为民、干事创业、立身做人的灯塔和方向,需要聚精会神、鞠躬尽瘁、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终生。

当前,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样、利益多元的环境下,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尖锐地摆在每一个共产党人面前,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对共产党人信仰的冲击不可低估。个别党员干部之所以正气不足、是非不明、善恶不分、美丑不辨,任情欲奔流、随物欲漂流、追奢侈潮流、趟腐败暗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仰的丧失和精神支柱的坍塌。对党员干部来说,信仰决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和理论。它是被一种理论所征服,并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依然自觉自愿、斗志昂扬、一往无前、义无反顾、脚踏实地去为之奋斗的自觉而又坚定的行动。矢志不渝地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要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始终保持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把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结合起来,做忠实履行历史使命的实践者。

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灵魂,而信念则是身体力行、不懈追求信仰的精神因子。爱因斯坦说:"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黎介寿院士的奋斗历程中,他一直把党作为前行时最明亮的灯塔,执著于对党的追求。由于历史原因,他早年未能入党,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理想信念,哪怕是在"文革"时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他也不改初衷,追求30年写了27份入党申请书,终于在55岁那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研究人体肠子时间最长的人,黎介寿用毕生的精力带领团队,完成了肠功能障碍的系列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而今,他已是誉满中外的医学泰斗,但始终信念不灭,他说:"虽然我已快90岁了,但跟党走的信念,就像艄公手上的老茧一样,越磨越厚,也越来越管用。"反观现实工作中,有的人会因一时之功,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有的人会因一时之挫,而垂头丧气、游戏人生;有的人会因一己私欲,而不择手段、滥用权力。可见,信仰的大堤需要靠信念的基石常常强基固本。其实,人生像爬一座连绵的山脉,我们的视线往往会被眼前的山头挡住,一时看不到未来。这个时候需要在信仰的指引下,坚定信念,扎扎实实把脚下的每一步路走好,爬上眼前的山头,就一定可以看到壮丽的未来。所以,远大的理想其实就包含在每天认认真真的思想改造当中,包含在每天成长成才的奋斗攀登当中,包含在每天平凡工作的付出当中。

在为信仰而奋斗、为信念而求索的过程中,永葆朝气、蓬勃向上的阳光心态,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坚强信心,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制胜法宝。作家史铁生写过:"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散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撒烈烈朝晖之时。"这是对光明、对生命的一种希冀和信心。我们党在发展历程中,有过挫折,有过困难,甚至有过失败,但共产党人就像追寻太阳的光辉一样,始终对党的前途充满信心,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浴血奋斗,哪怕粉身碎骨也不退却,正是这样才成就了伟大的党,创造了中国奇迹。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有的同志对我们党如何应对"四大危险"、"四大考验"信心不足,个别人甚至与党离心离德。因此,越是在攻坚克难之时,越要与党同心同德、风雨同舟、休戚与共,坚决听从党的指挥,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忠诚于组织、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不但要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啥",还要做到"党不叫干啥就不干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永远保持政治上的合格。

(本文来源:央视 )陆毅然责任编辑:NN068

2012年7月17日星期二

联合早报网: 朝鲜版幸福指数 中国最快乐老美吊车尾

                   (台湾)   (2011-05-30)

(联合早报网讯)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家,前三名依序是中国、朝鲜及古巴?这可不是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名单,而是朝鲜最近公布的"世界各国国民幸福指数"评比。在二百零三个国家、总分一百分的评比中,美国以个位数的三分吊车尾。

  中国朝鲜古巴 排前三

  OECD上周为庆祝成立五十周年,公布了俗称"幸福指数"的"更好生活指数"(Better Life Index)。根据十一项评比指标,OECD三十四个会员国中,澳洲、加拿大及瑞典名列最快乐的国家前三名。朝鲜也在随后公布自己的"世界各国国民幸福指数",似乎想和西方世界一较高下。中国网路"搜房网"转译朝鲜中央电视台的报导,中国以满分一百分,拿下第一名,朝鲜九十八分紧追在后,第三名的古巴则为九十三分,伊朗及委内瑞拉分居四、五名。

  报导指出,朝鲜人很骄傲,朝鲜国家三大免费政策之一就是住房不花钱,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房屋由国家统一建筑,分配给每个公民居住,只要有结婚申请就有房子,不但房屋不要钱,家具也免费,水电则是象征性收费。另外,粮食及衣物等生活必需品,也是采免费配给制,看病也不用钱,工作由国家分配,不用担心失业问题。因为食衣住行全由国家买单,工作赚的钱,几乎没什么用处,大概都用于零花,所以朝鲜人非常幸福。

  由于这项评比发布期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刚好在中国访问,可能是为了给中国老大哥面子,所以中国以两分之差"险胜"朝鲜。

  同一评比中,朝鲜口中的"美帝"美国,以个位数的三分,名列二百零三名,倒数第一。韩国十八分位居一百五十二名。虽被封为世界第一幸福,但中国网友似乎也不觉得光荣,甚至质疑不晓得评比标准是什么,也有网友说,"金氏家族"的确很幸福。


2012年7月11日星期三

残酷学前班 疯狂幼升小

 
 

Sent to you by laowushi via Google Reader:

 
 


    在实际操作中,幼升小面试的阵势俨然逼近中考、高考又或各种各样的成人考试。

    小学实验班、重点班选拔时"常笔试语文、数学、思维、英语等,难度常超二年级综合认知水平"。

    报考上海一所重点小学的孩子高达3000余人,而该校最终招收的,仅有60个学位。

    今年5月,彭鹏刚刚参加了一场持续一个多小时的考试。其中的一个科目里,上千名考生被划分成不同的组别,走进不同的教室,在规定的20分钟内,用计算机完成200道逻辑题——平均6秒钟做完一题。

    彭鹏的年龄是6岁,而他要考取的,是上海一所著名的重点小学。

    对许多学龄前儿童的家长来说,这样阵容庞大的考试并不陌生。在小学老师口中,这场考试有时不过是一次轻松的"面试"又或"校园体验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它的阵势俨然逼近中考、高考,以及各种各样的成人考试。

    "这些考试大多并不对外公开,形式五花八门,学校各出奇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介绍说。事实上,尽管教育部一直禁止"任何形式的幼升小考试",但变相的选拔依旧屡禁不止。

    刚刚过去的几个月,在许多知名小学的校园里,这种略带神秘感的面试造就了中国年龄最小的一批考生,以及无数焦虑的父母。在一些论坛的"幼升小2012"版块中,大人们不断钻研著名小学"幼升小"的"面经",通过别人透露的蛛丝马迹猜测不同小学的试题与考试形式。一些父母刚带孩子参加完面试就上论坛"晒喜悦",更多的人则悲伤地感叹"孩子又给人当了分母"。

    对于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上小学啦"再也不是一句轻松美好的话语。一切都是因为有了这场被称作"幼升小"的战争。

    这不都是小学的内容吗?如果我孩子都会了,还来上学干嘛?

    还没亲身经历这次升学竞争前,家住北京海淀区的王雷从未料到,"幼升小"的选拔已经变得如此残酷。

    6月9日,他带着6岁的女儿到附近的小学报名。出门前,年轻的父亲轻描淡写地对女儿说:"我们要上小学啦!"他还跟女儿猜测,老师可能会问的问题大概是"你知不知道爸爸的名字、工作单位或者手机号什么的"。

    可很快,王雷就发现自己完全低估了这一场选拔。小学老师把他拦在教室门外,让孩子自己走进教室。20多分钟后,面试结束,原本兴奋得活蹦乱跳的女儿却变得闷闷不乐。无论怎么问,孩子都不说面试内容,只告诉爸妈"有说的,也有写的"。

    "你家孩子拼音完全不会,汉字只认识简单的一些,算数做得太慢。" 紧跟着走来的中年女老师严肃地对家长解释。这个父亲一下子懵了。

    "这不都是小学的内容吗?如果我孩子都会了,还来上学干嘛?"王雷在心里嘀咕。在他看来,学会拼音、认识大量汉字、训练算数速度都属于小学课程的标准,但眼下,它们却被套在了刚念完幼儿园的女儿身上。

    王雷还不知道,自己孩子所经历的,不过是"幼升小"面试的"小儿科"。在北京崇文区,网名为"看紫贝壳的海"的母亲带着孩子参加了一场"非常正式"的面试。

    面试现场人山人海,大批家长在教学楼门口翘首以待,孩子们则拿着报名表排起常常的U型队。前一个半小时,这些小考生们先要考"文化课",内容有口算和汉语拼音。接下来则要测试拍球、跳绳和短跑能力。

    "知道是小学入学考试,不知道以为高考呢!"这位母亲在博客上这样写道。

    不过,这还不是最难的考试。在1000多公里之外,上海母亲夏悦带着儿子彭鹏参加的,才是一场真正的"牛考"。

    在上海一所重点小学前,夏悦与上千名家长直接被拦在了校门口,孩子必须独自走进校园,等待他们的是200道逻辑题。这些题目隐藏着数列、奇偶数等知识点,考生还必须能综合分析图形大小变化和颜色变化的关系。每道题都有A、B、C、D、E等5个选项。每做完一题,计算机自动关闭对话框,考生没有机会再检查。

    "比的不仅是速度,还要做得正确,选得不对还会倒扣分。"这个母亲听说,有些孩子最后竟然考出了负分。在去面试之前,夏悦已经用网上的模拟题帮孩子做了6次训练,但真刀实枪时,彭鹏却还是"被考晕了"。

    直到最后两分钟,这个小男孩发现自己竟然还剩100多题没有完成,他一边念叨"完了,完了",一边加快速度,胡乱做了20题。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幼升小"面试的许多内容早已超过教育部公布的幼儿教育大纲。为了遏制这种"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今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详细指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知道什么,做到什么。

    根据《指南》,5-6岁的学龄前儿童,"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指南》没有标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须认字,只说明"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对拼音知识和英语能力,更是只字未提。

    但决定升学的面试显然并没有与此接轨。查看今年的"面经"可以发现,测试孩子"20以内加减运算"的学校比比皆是。根据论坛上家长总结的"幼升小题集",一些重点名校的考试中甚至会出现幼儿奥数题——小青有9本故事书,小新有7本连环画,小青用3本故事书换小新2本连环画,现在小青、小新各有几本书?

    有些小学还开始设立分班考试,挑战更高难度。一位带孩子参加了北京育才小学今年实验班分班试的母亲透露说,考试长达两小时。在新浪微博上,长期从事幼升小培训的清华教育集团闻风指出,实验班、重点班选拔时"常笔试语文、数学、思维、英语等,难度常超二年级综合认知水平"。

    在网络上,幼升小试题有时甚至已经成为大人们互相挑战智力的题目——"这儿有一道变态的幼升小题目,你会做吗?"

    小孩已经达到3年级的水平,开学就可以学4年级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迈过幼升小的门槛,许多还在学龄前的孩子,早早就被父母拉扯着跨入了小学时代。

    夏悦已经数不清楚,过去几年彭鹏参加了多少种课外培训班。语文、数学、美术、钢琴、围棋、跆拳道……夏悦说,儿子最厉害的还是幼儿奥数。一只蜗牛在井里每天爬3米又往下掉1米,爬到第3天它终于到达井口,请问井有多深?类似这样的问题,这个6岁的小男孩很快就可以给出答案。

    "他认字1500个左右,拼音全学完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都没有问题,乘法口诀表也背好了。"这个母亲略带自豪地说:"我家小孩大概已经达到小学3年级的水平了,一开学就可以学4年级的内容。"

    不过,在彭鹏曾经就读的幼儿园,他还远远不是"最厉害"的孩子。全园孩子一度都热衷于参加专门针对幼儿的英语考试"通用英语星级考"。彭鹏只考得"一星",可儿子班上有些小朋友早已考上了"三星",另一班上,"全班的孩子都通过了二星"。

    因此,去年年底,上海市教委突然叫停"通用英语星级考"的时候,夏悦的心里忍不住一阵狂喜。在她看来,通过考试来择校就是一个"拼孩子"的过程,孩子要拼知识,也要拼证书。

    相比之下,北京父亲王雷原本想走的,是另外一条教育的路。他坚持不给孩子报知识型的培训班,不给孩子教拼音,"汉字认识百来个也就足够了"。"让女儿在快乐的玩耍中成长"是他最大的愿望。

    可现实的升学门槛还是让这个父亲的教育理想遭受了挫折。7月6日,王雷一大早起床,登上女儿参加面试的小学的网站,查看"放榜结果"。果然,女儿的名字不在榜上。

    面试结束之后,这个父亲就知道希望渺茫。小学老师在现场就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我们小学进度很快的,你这个孩子以后可能跟不上,你们先去上一年学前班吧。"

    王雷心里纠结起来。他想起许多朋友说,现在小学里,教拼音都只花一周时间。"一周怎么学会拼音啊?万一孩子以后真的跟不上,我们怎么办?"这个父亲动摇了。

    在夏悦身边,绝大多数父母都曾经历这样的心态转变。"小孩刚上幼儿园时,许多家长旗帜鲜明地提倡'快乐教育',可没过多久,都一个个给孩子报班去了。"

    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局面下,焦虑感无可避免地在家长中发酵。实际上,这个母亲也曾为孩子设想另一条路径。她与丈夫特意到片区内的对口学校了解情况,可结果大失所望。由于办学质量较低,该小学生源不断流失,一年级5个班,二年级4个班,三年级就只剩3个班了。

    "我不能拿孩子做实验,"夏悦叹了一口气说,"算了,我们还是择校吧!"

    康健介绍说,根据《义务教育法》,小学入学应遵循"就近免试"的原则;但许多重点小学都希望抢到好生源,保持原有地位,依然用各种考试来选拔孩子。

    某种意义上,这样的选拔也满足了许多家长的需求。在彭鹏的幼儿园班上,26个孩子中,几乎没有一个入读对口学校,择校成了家长们普遍的选择。为了方便人们带着孩子四处面试,一些"幼升小"论坛甚至细心地整理出北京、上海等地所有知名小学的报名、面试时间一览表。

    "做家长的都知道资源有限,大家都想为孩子抢好的。"夏悦说。

    我们一味用成人世界的东西去改造孩子,而不是去关注孩子最基本的生命需求

    在上海,那所面向全市学龄儿童举办"牛考"的重点小学,就是家长们都想抢的"好资源"。据夏悦了解,报考该校的孩子高达3000多人,而该校最终招收的,仅有60个学位;网络报名先淘汰了1/3的人,进入二面的,大约只剩120个孩子。

    一面过后,夏悦的儿子就被刷了下来。"没关系,升初中时咱们再努力。"夏悦一边安慰孩子,一边又带他面试了几所民办贵族学校,孩子最后顺利通过了其中一所民办学校的面试。

    在儿子幼儿园的班上,考上该所上海重点小学的只有两个孩子,是一对双胞胎。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双胞胎的妈妈忍不住对夏悦说自己"有点害怕"。这个妈妈发现,还未正式入学,许多家长已经开始为孩子报读小学奥数班,竞争之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已经领先一步,还得继续领先。"夏悦说,"小学又是另一场战斗。"

    这样的趋势让康健感到十分担忧。这个63岁的老人大半生时间都在研究高等教育,也曾担任北大附中校长,但在过去10年,他跑得最多的却是幼儿园。他顺藤摸瓜,发现许多教育的问题根源都在幼儿教育。

    让三四岁的孩子推着小推车走路,是锻炼平衡能力的好方法。可在幼儿园里,老师一声令下:"开始,看谁跑得快!"一群小朋友就拉着小推车往前冲,有的干脆抱起小车,连滚带爬地跑起来,平衡能力根本无法得到训练。

    "我们一味用成人世界的东西去改造孩子,而不是去关注孩子最基本的生命需求。"康健留意到,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竞争与比拼,可一些基本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

    近年来,康健与一些幼儿园开展合作,定期去旁听课程,培训教师。他总是提醒老师们避免"让一组同学打败另一组同学",不要让幼儿园的教学"知识化",还要尽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康健希望,让幼儿教育"回归本真"。

    "但考虑到幼小衔接的问题,到了大班,老师们还是应该适当讲些语文、数学的知识。"7月5日,在天津某所幼儿园的教师培训活动中,演讲到了末尾时,康健特意补充一句。

    但在真实的升学压力面前,人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调节现实与理想的平衡。

    虽然一直希望自己"做个好爸爸",但再三考虑之后,王雷还是为女儿报了一个拼音班。"我只能做我能做的,把这个门槛跨过去再说。"王雷的目标很明确——让孩子在9月份入学前全面掌握拼音知识。

    他还开始每天打电话给朋友,"托关系找学校"。这个在银行当高级技术经理的父亲第一次感觉到,女儿的教育问题让他无比焦虑。"现在还只是幼升小,小升初怎么办呀?"王雷感慨地说。

    不过仔细回想,这个父亲发现,对孩子的选拔其实早就已经开始了。3年前,他带着女儿报读幼儿园时,就经历了一场面试,尽管形式不太正式。

    幼儿园的老师将小女孩带到一个活动区,观察她的行为。老师想测试孩子对数字的理解,拿着一些积木问:"这儿有几块积木呀?"不料贪玩的女儿只是自顾自地拿起玩具,开心地玩起来,一句也没搭理蹲在一旁的老师。

    不出意外,这个当时只有3岁的小女孩被这所幼儿园淘汰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彭鹏、王雷、夏悦均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12-07/11/nw.D110000zgqnb_20120711_3-09.htm

打喷嚏链接: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63881



用手机上喷嚏网:m.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喷嚏图卦】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